疫情席卷全球,公众的居家健康问题被提上日程,以新风系统为代表的集成类家电嗅出了其中的“春日气息”。事实上,空气健康问题由来已久,大工业发展、汽车尾气、雾霾、装修等都在威胁我们的健康安全。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调查结果显示,每年由于室内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1.1万人,平均每天死亡304人。
叠加在此次疫情中,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张流波曾指出,办公场所一旦有疫情出现,应该停止使用中央空调。这是由于大部分公共场所使用的中央空调基本是风机盘管+新风系统,传统新风系统采用了新风与回风混合的形式,使得病毒可迅速在室内传播,形成“一人生病,全楼感染”的不利现象。
这进一步为居家空气健康问题敲响了警钟,受疫情阴霾笼罩,更多人有了健康消费的意识,尤其居家作为人们生活的核心场所,舒适家概念也在疫情的冲击下再一次走向大众视野,作为核心依托的家电、家居消费方式的变迁也在加快,集成类家电作为舒适家的核心构成,销量也在疫情期间暴增。根据苏宁等零售平台消费大数据显示,壁挂新风及新风系统同比销售增长2020%。健康与安全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企业的研发、营销决策中,获得更大权重。但是,囿于空净集成类家电的发展乱象,如何平乱升级,还需要进一步思考。
集成类家电
需求爆发VS乱象环生
集成类家电作为舒适家关键一环,随着人们对品质生活需求的上升正在打开更加多元化的产业结构。从小众迈向刚需,舒适家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。数据显示,舒适家居预计未来几年平均增幅将超过30%,舒适家居系统集成企业约有2.06万家,而国内在集成类设备核心区域渗透率不足10%,这也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正在袭来。
不过,舒适家集成类家电的火爆故事更像是“一席华丽的袍,爬满了虱子”。
暖通行业作为集成家电的代表,与传统家电市场大相径庭,其与房屋装修强关联,产业链冗长复杂从选品、渠道到安装、售后都有着极强的专业性与强关联性,加之消费认知的欠缺,各个环节都成为滋生乱象的温床。
一方面,销售管理与服务费用没有标准,乱标价、材料以次充好、售后无门等乱象频频上演。另一方面,末端过度依赖中小暖通公司,商家卷款跑路,消费者投诉无门的情况比比皆是。
强劲需求与服务端短板的博弈,扼制了集成类家电的发展。
首先,中央集成行业市场渗透率不足,品牌商、经销商都需要外包中小暖通公司来承接后端服务,分散销售。有一位暖通公司负责人表示,自己搭建售后服务团队,很难实现盈亏平衡,采暖作为淡旺季典型的代表,淡季的售后团队基本上全是成本支出,外包售后也是无奈之举。而外包公司的服务质量,我们很难去从根本上解决。
这主要是从价格及售后服务方面这两个方面来看,品牌商将自己的产品交给经销商后,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好几层,每一层都需要预留利润空间,从而层层抬升了产品价格。更严重的是,产品若有质量问题,各级经销商多是互相推诿,权责难以明晰,导致售后更加没有保障。
品牌商也因为受累,消费者往往在出问题后,会通过售后电话来投诉,但80%以上的经销商、服务商并非官方指定,在这种情况下,品牌方难以负责,但不负责却又严重影响品牌形象。
再者,中央集成行业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,对安装及售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极高。中小暖通公司囿于现金流,缺少整合资源能力,难实现装修协同、多产品设备的专业化、规模化运作。缺乏拥有渠道话语权、资源整合能力的头部渠道加速布局,实现暖通市场的大浪淘沙。
更为深层的考量是,目前市场还没有完善的成文标准,有市场无规则,这对于一个服消费者认知尚未明朗化的新兴行业来说,无疑就是滋生乱象的温床。
回顾集成类家电的发展过程,这样的行业乱象有其自身特殊属性,中小暖通公司曾是市场的最佳选择,但发展至今,大浪淘沙式的竞争下,中小暖通公司的模式已经出现了致命缺陷,叠加消费者投诉频频,正在倒逼暖通行业向正规化发展,集成类家电还应探寻新的生机。
舒适家时代
健康+场景 打造集成新趋势
从宏观角度来看,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,中国迎来消费升级巨大风口,消费者对家居生活的需求从有居、可居再到宜居进行快速的迭代。同时,随着传统家电的升级发展,家电的集成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朗化,越来越多消费者购买家电时对于健康和一站式场景的运用有了更多、更高、更细化的要求。
根据各平台消费搜索指数显示,消费者对涉及除菌、消毒的家电关注度持续上升,涉及空净、消杀等健康家电持续走俏。叠加健康家电的产品结构也是更加多元化,包括集成灶,中央净水等也在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
此外,一站式解决居家生活中的饮食健康、空气、饮水净化和房屋清洁等多个场景适配成为主要消费诉求。而这和一直以来提倡打造“恒温、恒湿、恒静、恒氧、恒净”健康住宅标准的集成家电不谋而合。集成家电多场景一条龙适配,在成本和功能设计上都更加利好消费者。
疫情的爆发,激活了消费需求,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也将进一步增强,健康将成为家居消费场景的核心诉求。集成家居沉淀多年的健康理念、产品及服务也将被快速激活,然而回溯整个集成家居行业乱象,还需要零售渠道的巨头加码布局,构建良好生态,走出颠覆行业发展的转折与生机。